“有压力才有动力!” 这是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,用来激励他人和自己。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句话说的很对–没毛病。的确,这句话是没毛病,毛病出在人身上。
只有你认清楚压力了,它才能转化成动力。否则,只会使结果更糟糕。
我认为压力跟许多事物一样,分为两类:
- 好的压力,即正压力
- 坏的压力,即负压力
我们先讲正压力。顾名思义,这种压力是带给你积极性的。包括:家人,朋友,上司,同事对自己的期待;自己对未来美好的憧憬;完成事件后的成就感,满足感;能学到新知识;与众不同感,等等。
而负压力,是带给你消极性的。是指那些外界给予的,对你不尊重,不讲道理,不从实际出发,只要结果不讨论方法,诸如此类的压力。而大部分对你说“有压力才有动力!”的,给你的压力都是负压力。
我始终认为,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,都应该是放松。因为放松才能专注,而专注产生心流(Flow experience)。你肯定有过类似的体验: 在工作或生活中,做一件事情,你完全沉浸其中,做完后发现时间过得非常快。这种心流,是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幸福指数的最好方法。而负压力,会让你远离这一切。
因为负压力会带给你烦躁,焦虑,甚至愤怒。“怎么可能?!” “下周一绝对完不成。” “这完全不是我的问题,凭什么冲我发火?” “说的倒轻巧,你来干试试!” 。。。。。 你的内心独白应该还有很多是不能播的。
如果你一直这样烦躁,焦虑下去,越想越气,但还是得硬着头皮去做,那结果可想而知:完不成任务;极其糟糕的心情;以及因为极其糟糕的心情所带来的对家人,爱人等亲密关系的伤害。但最为严重的,不是任务没有完成,而是你在整个事件中一无所获。
好消息是,这种情况是可以避免的。我们可以通过把负压力转化成正压力,从而使结果变得更好。
方法很简单:
- 在受到负压力后,先在内心把该发泄的发泄完。
- 分析为什么会如此焦虑,如此烦躁,问题出在哪儿?是时间太紧?条件不足?目标不合理?。。。
- 忽略那些你无法改变的:比如对你的不尊重,不讲道理,不从实际出发,不可能完成的目标,等。
- 仔细分析,我怎样做才能使结果更好,更靠近所定的目标(即使目标不切实际)。方法一定要具体。
- 总结出具体方法,设想认真执行后,自己的成就感,满足感。认真做事,家人,同事,老板都会看在眼里,即使目标完成不了,自己也问心无愧。而且下次遇到此类问题,已经知道如何去做。
- 放松,按照你的方法去做。
好多压力是因为我们没有仔细分析,完全沉浸在负面的情绪中不能自拔,恶性循环。
如果你按照上面的方法去做,我相信会变好,无论是结果,还是你。
文章更新于 2019年7月29日